大家好,我是情感咨詢師鄧炯源,之前有人在咨詢情感問題時,聊到最后會問我關(guān)于如何讓自己提升,做到自我成長的問題。
我能理解,要衡量生活的滿足程度,最優(yōu)先看的是能達成什么結(jié)果,例如情感順利,工作升職等等,而要在每個階段都達成更好的目的,就不得不面對自我改變的問題了。
自我改變的前提是認識到問題,很多人都只是表面上認識到問題,例如知道自己懶,拖延,脾氣不好,情緒化等等,但這些都只是看得到的問題。
在這里我說一下認知四維度:
1、知道自己知道;
2、知道自己不知道;
3、不知道自己知道;
4、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舉個上面的例子,知道自己懶,就是屬于“知道自己知道”的部分,而我們都來了解到,要消滅懶惰,讓自己行動起來就要做計劃,或?qū)W會正確的自我激勵,這都是需要方法的,
而自己不知道,這就是屬于知道自己知道/不知道的部分了,一般來說,知道自己不知道后,我們可以通過跟比自己好的人學習,聽個課程,或看書來解決,消除認知上的空白,來達到改變的結(jié)果。
但真相真的這么容易嗎?并不是。
例如知道自己懶,不喜歡看書的原因有可能是一看書就分神,坐不住,或總控制不住自己地玩手機。這種情況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潛意識驅(qū)動的,在分神的時候自己還有比較正當?shù)睦碛桑?/p>
例如“我看到手機響了,或許有人給我發(fā)信息?!钡l知看信息的同時,自己又看看好幾個app,刷了下朋友圈,結(jié)果半小時過去了……
而這種情況他們本人是察覺不出的,他們只會一次又一次地怪自己懶,容易分心,或者會更加直截了當一些,覺得自己不是學習的料,甚至因此厭惡看出,覺得看書又不能幫自己賺錢等等。
由此,我們知道,光解決知道自己不知道還不夠,我們還需要進一步找問題的原因,
這里就涉及到自己認知的盲區(qū)了:自我的未知部分。
最要命的,最影響人的命運的,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例如剛的那個例子,懶惰,我們可以從心理層面,或生物學層面去研究真正原因。
例如從心理層面去研究,如果專門看一些自我管理的書,會發(fā)現(xiàn)可能這個人自己童年在一個不穩(wěn)定的環(huán)境中成長,例如父母總在宣揚“讀書無用論”,或家里缺乏一個穩(wěn)定安靜的讀書氛圍。
所以自小開始,就無法有點效地學習看書,而且也缺乏長篇文字的閱讀能力。在成長成年后,就無法有效地進行專業(yè)地系統(tǒng)學習,注意力比較容易分散,只能看一些簡單的文字內(nèi)容,就導致了一看書就懶,做什么都提不起勁的結(jié)果。
你們應(yīng)該發(fā)現(xiàn),這個追溯的過程,不僅僅是對日常習慣的追蹤,更是回溯到他的成長,他的童年和家庭的種種影響,把各種千絲萬縷的關(guān)系整合到一起,當我們知道自己的問題成因后,才能有效地做出改變。
這種優(yōu)秀,不僅僅是讓自己多掌握一個技能,長期以往,還有一種”逆天改命“的效果。
而對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部分,就是人謙遜的體現(xiàn)了,自我提升是沒有盡頭的,因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們大多只能在自己的邊界范圍內(nèi)做好。
但對于世界,還有很多未知的部分,真正有智慧的人,是遵守客觀規(guī)律的人。
評論列表
文章我看過,感覺說的挺對的,有問題的話可以多去看看
老師,可以咨詢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