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描:為路遙母親畫像

情感導師 5994

 添加導師微信MurieL0304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干貨

白描 高洪波 作家出版社

1

畫家邢儀決定為路遙母親畫一幅肖像。

這個念頭仿佛突然而至。起初,她以為這不過是不經(jīng)意間的一時沖動,猶如流星劃過天際,亮了,隨之也就滅了,可是這念頭從閃現(xiàn)的那一刻起,就固執(zhí)地盤踞在她的心里,攆不走,揮不去,而且像施了魔法似的變得愈來愈烈、愈來愈沖動。她終于明白,這是一種涌動在內(nèi)心深處的情愫的召喚和驅(qū)使。

白描:為路遙母親畫像

這是一位令她感到非常親近、非常敬重而又身世悲苦、命途多舛的老人。

邢儀被心中升起的這個念頭弄得激動不已,她將這一想法告訴筆者,筆者與邢儀路遙兩家是老朋友,又知道她將很快舉辦個人畫展,于是說:“既然有了這樣的創(chuàng)作沖動,那么,你的畫展里缺了這一幅作品,無疑將是巨大的遺憾,我不知道哪位畫家比你更有資格去畫這幅畫。”

邢儀與路遙的妻子林達是清華附中同班同學,插隊開始后,倆人一塊兒到了陜北延川縣的同一個生產(chǎn)隊,后來又一前一后到了西安,日常里倆人都是對方家里的??停橇诌_最要好的朋友,也是路遙和林達從初戀直到后來十多年家庭生活的見證人。在林達的女友中,沒有哪個人如邢儀這般長久而深入地介入到路遙林達夫婦家庭生活中。

邢儀所認識的路遙,不是作家路遙,而是作為朋友的路遙,作為女友丈夫的路遙,也是作為陜北窯洞里那個樸實老婦人兒子的路遙。

早在女友初戀時,邢儀便隨林達去過路遙家,結(jié)識了那個養(yǎng)育了一位優(yōu)秀兒子的母親,從此,黃土地上這位母親的形象深深地留在她的心里。1996年,早已回到北京的邢儀與丈夫偕兒子重返陜北,特意專程奔往路遙老家看望老人。山川依舊,草木相識,然而物是人非,土窯寂寂,兒子英年早逝,老伴也早在10年前故去,陪伴垂暮老人的唯有西天的殘陽和長夜的青燈。

此趟陜北之行,老人的形象更是深深地扎根于邢儀的心里,而且?guī)в幸环N震撼人心的力量,邢儀在思考她能做點什么——為那位母親,為路遙,為熱愛路遙的讀者,也為養(yǎng)育了一位天才作家的那片貧瘠而又豐厚的土地。

1997年金秋十月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邢儀拎著畫布和油畫箱,奔赴黃土高原那個在通信地址上叫作延川縣黑龍關(guān)鄉(xiāng)劉侯家圪行政村郭家溝自然村的小山溝,半個月后,她返回北京,帶回三幅畫、一沓速寫,還有一本記錄著她的行蹤和感受的日記。

她請筆者看了她的畫,也看了她的日記,然后問:“你能體味老人在路遙去世后那令人心顫的生存況味嗎?”

畫家邢儀寫生的路遙母親的畫像

【畫家日記】……又踏上了這片土地,又走進了這條川道,久違了這陜北的藍天,這高原的風,陽光下黃土墚峁的景色是這樣鮮亮,而背陰處的色彩又是如此柔和,陜北在粗獷的外表掩蓋下,其實藏就著更多厚重的母性的本質(zhì)……這是路遙早年曾走過無數(shù)遍的路,也是老人走過無數(shù)遍的路,路遙永遠再不可能踏著這條路回來,老人還會守望在村頭路口嗎?

邢儀趕往老人家這天正逢集,川道里的路上不斷走來三三兩兩的行人和坐滿婆姨和女子的毛驢車,陪同邢儀的縣文化館干部馮山云突然跳下自行車,說剛剛照面過去的那輛毛驢車上好像坐著路遙他媽,倆人掉頭追上去。果然老人在車上,老人懷里抱著一只籃子,聽人喊她,待看清眼前的人,急急從毛驢車上爬下來,掩藏不住滿心歡喜地對邢儀說:“七八天前縣上就有人捎話說你要來,這陣子可來了,走,回喀!”

邢儀隨老人回到家中,家中三孔土窯,是幾十年前掏掘的,歲月的風雨早已使土窯破敗不堪,沒有院墻,窯內(nèi)窯外的泥皮大片剝落,從來就沒有刷過油漆的門窗更顯粗糙破舊。不知是哪個年節(jié)貼在窯門上的對聯(lián),殘片僅存,字隱色褪。老人怕孤獨,一孔窯洞里招了一戶遠門親戚住著,好賴算個伴兒,一孔窯洞堆放雜物,一孔窯洞留給自己住,與老人為伴的還有家中飼養(yǎng)的10只雞。每天拂曉,雄雞用高亢的啼聲向度過75年風雨春秋的老人報告,她年邁的生命又迎來一次新的日出。白日里,母雞下蛋后,聲聲急切向老人炫示它們對這個家庭新的奉獻,給老人呆滯而空洞的目光增添了些許欣喜,給空寥寂寞的小院增加了些許生氣。本來是有11只雞的,可黃鼠狼竟在夏末一個月色朗朗的夜晚叼走一只,心疼得老人第二天整整躺了一天,老人熟悉這10只雞,就像熟悉自個兒10根手指一樣,清點雞群,她不習慣點數(shù),而習慣于在心里對號,大蘆花、二蘆花、歐洲黑、瘸腿……所有號都對上,她心里才會踏實。老人知道邢儀是來為她畫像的,告訴邢儀,兒子去世后,時不時有些不相識的人來看她,有的說是記者,問這問那,有的給她照相,還有的扛著機器說是要給她錄電視。前陣子縣上的還領(lǐng)來一個日本人,讓她擺了很多姿勢,甚至讓她比畫著做出擔水的樣子,照了很多相拿回日本去了。對于這些來到這個土窯洞里的人,老人都懷有一種感激和欠虧的心情,對邢儀同樣如此,說她老了老了還要害人為她惦掛操心。老人的話使邢儀心里發(fā)酸,她改變了主意,不想馬上為老人畫像,干脆陪伴著老人說說心里話吧。

1985年8月,白描(左二)與路遙、陳忠實、京夫、子頁、賈平凹

2

老人是路遙的養(yǎng)母,也是親伯母。17歲上,她的家里收下60塊彩禮,將她嫁給了清澗縣石嘴驛王家堡一戶王姓人家,王家兄弟兩人,她嫁的是老大。兩年后,老二也用毛驢馱回了新媳婦,老二討回的這媳婦,比大媳婦的身價可高多了,彩禮一萬塊,盡管當時使用的貨幣比兩年前貶值了許多,可也是大媳婦的彩禮翻多少個跟頭也追不上的。對此,大媳婦心里沒有半點不平,而且這老二媳婦是她一手操辦娶進門的,人家模樣俊,身架好,心靈手巧,哪樣都比她強,彩禮不超過她就冤了人家,她的心里順順溜溜,兄弟妯娌和睦相處。命運也是個怪東西,從開始到后來,在王家媳婦之間,它似乎更青睞老二窯里那個后進門的女人,這女人很快就為王家添丁續(xù)口,頭胎就是個兒子,后來又生四男三女,而老大窯里的女人生倒是生了三個娃娃,然而不是“四六風”就是一些說不清的怪病早早就奪去了娃娃的命,一個也沒有抓養(yǎng)活。王家認定這是命,不能怨天尤人,老大女人心里開始頗不服順,待到后來也不得不認命了。

陜北是個窮地方,清澗又是陜北的窮地方,生活的擔子像黃土包一樣沉重,王家老大眼看著在家里熬不出個像樣光景,便帶著妻子走出家門去闖蕩,夫妻倆在外幫人種地扛活,后來在延川縣落了腳,他們掏了一孔窯,盤了炕,砌了灶,算是有了一個家。但在這個家里面,許多個冷風凄凄的夜晚,夫妻倆是蜷躬在灶角的柴窩里過夜的——熱炕頭給了那些從榆林一帶下來攬工的石匠、皮匠和窯工,為的是多少能掙幾個錢,辛勤勞苦,省吃儉用,夫妻倆又掏了兩孔窯,添了些家具,養(yǎng)了雞羊,一份家業(yè)算是置起來了。

路遙是在幼年時過繼到伯父門下的,伯父無子嗣,而他家兄弟姐妹一串,過繼給伯父一個兒子,可謂兩全其美,路遙在兄弟姐妹中是老大,懂事早,長得也壯實,將他過繼給伯父撐起王家另一爿門戶最為合適,盡管他很不愿意,但他還是噙著眼淚告別了父母和兄弟姐妹,翻過清澗和延川之間的一道道溝壑墚峁,在郭家溝那三孔窯洞里,他由人侄轉(zhuǎn)變?yōu)槿俗印?/p>

那一年路遙7歲,父母給起的大名叫王衛(wèi)國。

有了兒子,王家老大兩口心里踏實下來,兒子就是他們未來的指靠,是他們在世上過日子的盼頭,他們喜愛這個兒子,家里光景過不到人前,不像樣兒,但破衣爛衫,總想讓兒子穿得暖一點,粗糠野菜,總想讓兒子吃得飽一點。在遭饑荒的年月,兒子餓得面黃肌瘦,母親硬是拉下臉面撐起腰桿走出門去,討飯都要為兒子討回一口食來,年幼的兒子似乎從一開始就明白他在這個家庭里處于什么角色和要承擔什么責任,攔羊、扒草、背糞、掏地,嫩弱的肩膀和雙手早早就在勞動中打磨,而且身上有種倔強,不示弱、不服輸?shù)膭蓬^,有著與年齡不相符的極強的自尊心。老兩口雖然不敢對落腳在這個窮家賤戶的兒子的將來抱什么希望,但他們已經(jīng)看出,他日后不論做啥準能成事。

村里的學校又到了招收學生的時候,不少孩子背上書包,路遙羨慕他們,但一貧如洗的家庭哪能拿出錢來給他報名、給他買筆買紙買課本?更何況他還承擔著家里好多活兒,他把熱烘烘的心里拱動的愿望強壓住,沒有向父母親張口。一天早晨,母親卻把他從炕上叫起,在他脖子上掛上一個書包,輕聲說:“上學去吧!”

那一刻,路遙的眼睛一下子濕潤了。

3

【畫家日記】窯里光線不錯,在靠近窯門的地方,我支起畫架……老人有些喘,喜歡坐在炕上。就先畫張坐在炕上的肖像吧,我凝視著那張臉,凝視著那滿頭蒼灰的頭發(fā),那臉似乎有些浮腫,頭發(fā)沒有很好梳理,我突然信心不足,不知能否畫好這幅畫,能否畫出我心里那種復雜難言的感覺……老人穿著一件皺巴巴的藍上衣,剛見面時她說不知道我今天來,知道了就會把好衣服穿上,免得給公家丟臉。因為兒子是公家人,這會兒她又要換衣服,我勸住老人,在一種艱澀的感覺里揮動起畫筆。

邢儀此趟來給老人帶了大包東西:糕點、奶粉、果精,老人接過這些東西的時候,非常過意不去,說這個世上的人好,說公家好,說要是沒有好人,沒有公家,早就沒有她了。老人記性已經(jīng)有些不大好,先天做過什么事,在哪兒放了件什么東西,今兒個就忘記了,但這幾年誰來看過她,誰寄來什么東西,她卻牢牢記在心里,這是一位不會忘記曾施恩于她的人和事的老人。

老人給邢儀講起遙遠年代誰曾借錢給她,解決了路遙上學報名沒錢的“難腸事”,講誰曾接濟過兒子一件棉襖,誰曾給過她一個偏方治好了兒子的痢疾,老人也講了他們老兩口在兒子上學時所受的艱難,老人靜靜地坐在炕上給邢儀講述往事,畫家凝視著老人和畫布,視線卻時不時變得猶疑起來——她能越過老人臉上的滄桑,洞穿那被歲月煙塵所遮蓋的人生故事的底蘊么?

陜北山溝里的娃娃上學,識幾個字就行了,誰也沒指望娃娃喝幾滴墨水就能成龍變虎,村里學校只有初小,也就是一年級到四年級,五六年級屬于高小,只有縣城才有,邁進高小的門檻不容易,但路遙卻考上了,隨后的問題是,他的家庭有沒有能力送他去縣城讀書。

父母親沒有猶豫,兒子坐進縣城的教室里了。

陜北人把上山勞動叫作“受苦”,路遙父親一生“好苦”。他以當年在他鄉(xiāng)異土初創(chuàng)家業(yè)那樣的勁頭,在生產(chǎn)隊掙斷筋骨地干活,在黃土里拼命刨食,母親也是一個好勞力,除了和男人一樣上山“受苦”,還要攬起家里喂雞養(yǎng)豬縫縫補補一大堆事情。一年辛苦到頭,勞動手冊上的工分記了不少,但生產(chǎn)隊一直“爛包”沒有個景氣相,很難從隊里拿回幾個錢,而支撐在家中窯角的糧甕,往往還沒春荒三月就亮出了底兒,兒子是背干糧上學的,星期天離開家里時背三天吃食,到了星期三,母親便挎著籃子,趕15里路,進縣城給兒子送去后三天的吃食,在家里已經(jīng)揭不開鍋蓋的時候,母親的籃子里,仍有紅薯,有南瓜,還有摻著糠的窩窩,南瓜是老人自個在窯背上種的,紅薯是留給來年的苗種,窩窩面是向村里人討借來的,家里再作難,就難在大人身上吧,不能讓兒子在學校里斷了頓。

高小畢業(yè),路遙在不到20%的錄取率中考取了初中。這是1963年,三年饑荒災害拖留下來的長長陰影,仍籠罩著陜北高原,能否再把他送進中學校門,能否再供這個已長成半大小伙子、在生產(chǎn)隊差不多已頂?shù)蒙弦粋€勞力的兒子繼續(xù)讀書,是父母面臨的又一次選擇,他們再次艱難而明智地做出了后來令他們感到無限欣慰的決定。當他們把兒子送進縣城中學大門的時候,實際上已為兒子的人生做出了另一種選擇——那個大門連通著一個更為廣大的世界。

畫家邢儀寫生的路遙母親的畫像

4

【畫家日記】兩天了,仍找不準感覺,畫布上的形象難以令自己滿意,只能把心中的欲望強壓下去,先多畫些速寫吧……窯里老鼠很多,大白天就在人面前竄來竄去,老人說老鼠總欺侮她,夜里還要爬到炕上爬到她的身上。記得1975年大年初二,我和吳伯梅來這里過年,路遙、林達和我們坐在炕上玩撲克,老人忙前忙后,為我們擺了一炕席的吃食,滿窯都是我們四個人的笑鬧聲,那時這個家里多有生氣、多開心啊……

氣喘病總在折磨老人,老人憋得難受,就吃止疼片,然而吞咽止疼片時,卻不由生出另一種心疼的感覺——過去這小藥片片2分錢一片,幾毛錢能買一瓶,而今漲到8分錢一片,翻了番,每次吃藥,老人總有一種糟蹋錢的感覺。

家中吃水要到很遠的溝里去挑,老人沒有這個力氣,村里一個漢子幫著挑水,作為報償,老人每天管漢子一頓飯。

小院里有盤石,這天來了幾個婆姨推磨,還有一群小娃娃,院子里頓時熱鬧起來。邢儀來后,老人情緒很好,逢人便介紹說這是我兒媳婦的同學,專門從北京來給我畫像哩。這天院子里人多,婆姨們說笑逗樂,娃娃們玩耍瘋鬧,老人更顯得有了精神,老人是很害怕寂寞的,平日里,她一個寂守空窯,那實在是她最難挨的時光。她常常鎖了門,去東家西家串游,找人說說話,有時到飯時也不愿回家。老人精神頭一好,臉上眼睛里就有一種閃閃爍爍的亮色,邢儀捕捉到了這種難得的生動神情,她想表現(xiàn)在畫布上,但卻很難與心里另一種更為突出的感覺相融匯,這時她才明白,她選擇的實在是一個很難表現(xiàn)的題材。

這天有一件事情使興致蠻好的老人生了一陣子悶氣,家里養(yǎng)的10只雞,每次喂食的時候,老人總要守在旁邊看著它們吃食,鄰居也有一群雞,總過來搶食,特別是那里面有四五只長得高大威武的公雞,兇蠻得跟強盜一樣,不光搶食,還要欺主家的雞,害得老人每次都要像衛(wèi)兵似的保護自家雞們的權(quán)益,今天院子里人多,撒了食沒留神,活生生地便宜那群“強盜”,氣得老人將笤帚疙瘩在窯門上直拍打。

老人和邢儀自然要談到林達,婆婆對這位兒媳婦至今懷有一種感念的心情,老人對邢儀說,兒子上大學前靠家里,上大學后靠的是林達,林達是北京人,家里境況好,在經(jīng)濟上給了兒子很多接濟,就連背到學校里去的被子和褥子,都是林達給準備的。沒有林達,兒子在延安城里念書,肯定要受恓惶。兒子生前兩人鬧矛盾,后來有人在她面前對林達說長道短,她不愿往耳朵里聽。老人對邢儀說:“林達棒價?!保ā鞍魞r”是陜北土話,意思是不錯、挺好。)老人還感嘆地說,前陣子,林達從北京還托人給她捎來800塊錢,“人嘛,不貪求啥哩,人家的好處咱要記住”。

初中畢業(yè)返鄉(xiāng)后,路遙有一段非常苦悶的日子,正是青春年華卻因“文革”而中斷了學業(yè),工作無著,前途未卜,加之他傾注滿腔熱情熱愛的一位姑娘離他而去,失意與苦惱熬著他,正是在這個時候,林達走到了他的身邊,在與命運拼搏中,愛情幫他恢復了自信,為他注入了強大的動力。母親曾在他初戀失敗后關(guān)切地詢問其原因,他賭氣回答:“人家嫌我衣裳爛!”而這一次,當他將這位北京姑娘領(lǐng)回家門時,同樣是那身破衣裳,母親心虛地瞅著他不由捏了一把汗,他笑笑,說:“不怕,咱就是這樣了,誰看上誰來,看不上走她的路!”

在北京知青中,林達參加工作算是比較早的,她先是在公社做婦女干事,后調(diào)到縣通訊組,路遙有一段時間在縣文工團打雜,編節(jié)目、管戲箱、拉大幕都干過。陜北山圪   的文工團自然不會有什么名角,但這個小縣城卻薈萃了幾個日后在文壇上頗有名氣的人——詩人、《延河》雜志副主編聞頻,現(xiàn)在北京的作家陶正,詩人、《延安文學》主編曹谷溪,都曾在這里與路遙一起談詩論文,一起創(chuàng)辦了一張文學小報《山花》。龍盤于淵,虎踞于坳,雖尚未釀成氣候,卻蓄勢待發(fā),壯懷激烈,心志高遠。林達在延川算是官方正兒八經(jīng)耍筆桿子的角色,但她卻非常欣賞還正在野路子上闖蕩的路遙的文學才情,當初戀的失敗正在折磨著路遙的自尊和考驗著他的自信的時候,她知道該做什么了——她能撫慰一顆受傷的心。

母親對兒子的雄心壯志懵懂不曉,但對兒子的婚事牽掛在心,兒子能好上一個北京知青,自然使她欣喜不已。林達來家里,啥活都干,樸樸實實就像個當?shù)嘏右粯?,只是吃飯不會盤腿坐炕,而要趴在柜子上,林達問老人:“這樣子難看不?”老人說:“不難看,不難看,自個家里,想咋樣就咋樣?!毙蟽x至今還記得,在縣革命委員會林達住的窯里,林達、路遙、邢儀,還有其他幾個要好的北京知青,常常聚在一塊兒談理想,談抱負,唱蘇聯(lián)歌曲和過去一些老歌,興致最好的時候是聊著唱著同時還有一些東西吃著:炒黃豆、紅薯、黃米糕,還有那只在陜北才有的玉米黃——這些吃的東西都是路遙母親特意做的,她就像當年給在縣城念書的兒子送吃食一樣,隔些日子就會挎著蓋塊花布的籃子,給林達送來一堆吃物,她知道北京娃娃就好這些個口味。

一個樸實而又能力有限的老人,還能給她喜愛的兒媳什么呢?

在十多年的家庭生活中,路遙和林達后來鬧起矛盾,對此外界多有評論,特別在路遙去世后,一段時間林達在道德輿論上面臨如山的壓力。其實最接近他們夫婦的人,一般都保持沉默,兩人都是強性子,路遙以生命做抵押投入文學創(chuàng)作,無論對于自身還是對于家庭都很難顧及,而林達也是一個事業(yè)心極強的女性,讓她放棄事業(yè)心甘情愿地去做一個家庭婦女,那是萬萬不可能的。特別要命的是,林達又時時事事極為敏感地保護著她的自尊心和獨立人格意識,比如單位派她出門辦什么事,別人介紹她“這是路遙夫人,關(guān)照點吧”,她就特別反感,似乎她辦事必須憑借路遙的面子,而不是憑借自己的能力。兩強相遇,日??目呐雠龅氖伦匀浑y免,其實早在路遙去世前10年,兩人的矛盾就曾鬧得厲害,甚至考慮過是否分手——這實在是他們性格的悲劇。

如果世人都擁有一種寬容而慈厚的心懷,如果能夠?qū)W會理解和體諒人,如果承認林達在路遙成才的艱難旅程中曾給予他無私的奉獻和寶貴的動力,那么,就誰也別去指責,只能在心里分攤他們的悲哀。

一個山村的老婦人,一出家庭悲劇男主角的母親,在對這復雜世事的態(tài)度上,給了我們一份感動,一份啟示。

2020年5月,白描回故鄉(xiāng)涇陽重訪太壺寺

5

【畫家日記】今天有大收獲,發(fā)現(xiàn)一個新角度,速寫畫了幾筆,我就感動了,當時天近黃昏,一轉(zhuǎn)眼不見了老人,走出窯發(fā)現(xiàn)她正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棵老槐樹下,面向村口大路,舉目望著,殘陽從她側(cè)后方照射過來,她的臉影處在半明半暗之中,但那種期盼的神情仍清晰可辨,她身后的老樹有種鐵一樣的質(zhì)感,身下石頭透出一種冰冷的氣息,腳前灑落著幾片枯黃的樹葉……她在期盼什么呢?早先盼兒子放學歸來,兒子去了大城市,盼兒子能回來看看她,可如今再也盼不來兒子的影子了,她已失去了盼頭,也許她也不知道在盼望什么,但她仍是那樣專注地望著村口……

1996年那趟看老人,使邢儀最受刺激的是老人哭訴聽到兒子去世噩耗時的情景,那份悲痛、絕望和無奈,在邢儀覺來如箭鏃穿心,不由潸然淚下。這趟來,邢儀在與老人接觸交談中,總是小心翼翼想繞過這個話題,別去觸動老人的痛心處,但幾次老人卻不由自主把話題扯到五年前初冬那些個昏天黑地的日子——這是她心靈上一道永難愈合的傷口,也是她一生中最感恨憾、永難釋懷的事情。

兒子從生病到去世,沒有人告知過她。

她未能見到永遠睡著了的兒子,在兒子最后“上路”的時刻,她未能與兒子道別,未能為兒子送行。

當村里那個小女子在那個傍黑天跌跌撞撞奔到她面前,轉(zhuǎn)顏失色地說:“婆,婆,我路遙叔歿了!電視上剛報的!”她根本不相信,怎么可能?兒子好好的咋就能歿呢?誰也沒給她說過兒子有啥病癥呀!她巴望是小女子聽錯了,可小女子卻說沒聽錯,電視上還有路遙叔的像,她頓時覺得像天塌地陷一般,兩眼一黑,栽倒在炕上。

第二天一大早,急得跟瘋了似的她上了路,要趕到西安去看她的兒子,半道上硬是給人攔了回來,隨后便是連續(xù)好多個不辨日月與晨昏的似夢似醒的日子,哭一陣,昏睡一陣,昏睡一陣,再哭一陣……她不記得這些天里她是怎樣吃的飯,誰來看過她,都對她說了些什么,在似夢似醒之間,她只覺得自己的一顆心被老鷹叼走了,她的胸腔子被掏空了……

路遙大學畢業(yè)到西安工作后,他被事業(yè)所累,回家次數(shù)并不多,有時回陜北深入生活,抽身回家看看,也是來去匆匆,問老人生活得怎么樣,老人總回答說好,路遙在家待的時間最長一次,是和吳天明一塊兒在延川拍電影《人生》在家住了20多天,那20多天是路遙父母老兩口心里最快活、臉上最風光的日子,兒子成了人物,窮山圪   的村子也跟著露臉,瞧瞧吧,村里人看他們老兩口那既羨慕又感激的眼神……路遙生前最后一次回家,是在他去世半年前,母親沒有從他身上看出任何毛病,還是那么喜歡家鄉(xiāng)的口味,還是那么喜歡她做的飯,那一頓洋芋馇馇豆錢錢飯,他吃了那么多,吃得直打飽嗝,興奮的母親沒有覺出兒子的情緒有些感傷、有些悒郁,其實兒子這趟回家一踏進家門,心里便壓上了一種沉重的感覺。

告別母親的時候,路遙深深嘆了一口氣,對母親說:兒子不好,媽,以后我一定好好孝敬你們!

誰知這竟是他與母親的訣別!

路遙病倒后,有關(guān)單位通知了他的幾個弟弟,在他病重期間,五弟從清澗老家趕來一直守護在他的身邊,弟弟們也許是不愿讓家中老人感情受煎熬,也許是認為他們起不了什么作用,路遙病情不斷惡化的情況,他們并沒有告訴陜北的老人。路遙去世后,治喪委員會決定接陜北老人來參加遺體告別儀式,最終不知何故老人沒有接來。現(xiàn)在清楚的是,弟弟們僅僅通知了清澗老家的父母,而延川的老母對于一切竟毫不知曉——這位可憐的母親被人遺忘了。

路遙若有知,能認同這種感情天平的失衡么?

母親想不通的還有,為什么要把兒子燒了。歿了,留下個囫圇尸首,送回來找塊黃土一埋,還有一個墳堆堆,想人了還能照(看)一眼,如今變成了煙,想照個影影也照不見了,人們告訴她燒了還有骨灰,骨灰裝在盒子里,跟棺材一樣,她便要求:“那就把骨灰給我送回來,我守著他,給他做伴。”

但骨灰老人最終也沒能看上一眼,與老人相依相伴的只有那棵大槐樹。

掠過樹梢的風兒能把老人的思念帶給遠方的兒子么?

白描為自己的散文集題寫的書名《飛鳳家》

6

【畫家日記】……聽說路遙的骨灰后來被安葬在延大后邊的山坡上,曹谷溪幾次寫信打電話,讓我去延安,這次從北京直接來延川,回去時也許要經(jīng)過延安……今天同老人告別時,鼻子直發(fā)酸,硬忍著沒讓眼淚流下來,我不知道自己還會不會再來到這個地方,還能不能再見到老人,更不知道這些畫會給別人一種什么感覺。其實,畫得好賴,我覺得已變得不十分重要了,重要的是我了卻了自己的一個心愿……

不知怎么搞的,離開了老人,眼前仍不時地浮現(xiàn)出她,還有那孔窯、那棵大樹……

邢儀與老人告別時,老人送她兩口袋東西,讓她帶回北京,一袋是小米,一袋是雜豆,老人說,這小米,這雜豆,都是她自個兒種的、自個兒打的,家里沒有別的啥,就是有,送你你也不稀罕,老人還央求邢儀一件事情:“你給林達捎個話,把遠遠的照片托人給我捎一張,我想孫孫哩,有照片我就能照見孫孫了!”

邢儀鼻子一酸,連忙點頭答應。

老人特別感激邢儀給她帶來奶粉,說喝了奶粉,氣喘病好了許多,心口不那么堵了,比吃止疼片強,邢儀知道奶粉并不能治老人的氣喘病,說不堵,也許只是因為喝了奶粉就吃得少了,減少了胃部對肺部的壓力,邢儀便勸老人多喝奶粉少吃飯,老人說:“還能常吃奶粉?奶粉貴著哩!”邢儀本想告知她在窯里炕上留下些錢,轉(zhuǎn)念又怕老人推辭不受,只是說:“您別太舍不得花錢,有困難了,不是還有公家,有大家嗎?”

路遙去世后,延川老母的命運和生活狀況引起了人們的關(guān)心,陜西作協(xié)按照國家有關(guān)政策,除一次性撫恤金外,每月定期還給老人以經(jīng)濟補助,有時還派人去陜北看望老人;《女友》雜志社向社會發(fā)起募捐活動,募集到資金15000元。《女友》總編王維鈞委托曹谷溪處理這件事,這可使老曹犯難了,他考慮到老人家庭中的實際情況,這些錢沒有全部交到老人手里,而是由縣民政局設賬管理,并規(guī)定了嚴格的領(lǐng)取辦法,原則上,募集到的錢作為基金存了起來,以利息補貼老人生活所需,這筆利息加上作協(xié)的補助,老人每月可以領(lǐng)到250元,這250元錢,除老人外,任何人都不能代領(lǐng)。而家中如遇到意外事急需花錢時,必須由鄉(xiāng)上出具證明,縣民政局批準,銀行才能在固定的生活費之外列支,這錢同樣必須銀行親手交與老人。

一筆數(shù)目并不大的錢,卻讓人煞費苦心!

但誰又能說這不是為了保護老人的利益呢?

路遙去世三周年的時候,延安人把路遙的骨灰接回陜北,隆重地安葬在延安大學校園內(nèi)的文匯山上。就是這所學校,曾在那個紛亂的時代,為路遙提供了三年寶貴的讀書時光;就是這所當初連土圍墻都是豁豁牙牙極不牢靠的簡陋校園,卻鋼鐵般鞏固了路遙的文學理想,并賦予這理想以奮飛的翅膀;正是在這楊家?guī)X旁文匯山前的窯洞里,路遙的名字才最初飛出黃土高原層疊連綿的山巒墚峁,開始為外界所知曉。

母校驕傲地送出了自己的優(yōu)秀學子,最終又深情地迎回了自己的學子。

路遙永遠安睡在母校的懷抱里,安睡在生他養(yǎng)他的黃土山中。

而那位曾同樣將兒送出門的母親,卻難以尋找到這份慰藉,她只能背依那棵老槐,永遠無望地守望。

在她75年的生命歲月中,最牽腸掛肚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她的兒子——路遙!

(選自《飛鳳家》,白描 著 作家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白描,作家,教授,文學教育家,書法家,玉文化學者。1952年生于陜西涇陽。曾任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兼玉雕專業(yè)委員會會長。現(xiàn)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報告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報告文學學會副會長,中國玉文化研究會佛造像藝術(shù)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兼任中國傳媒大學、對外經(jīng)貿(mào)大學、延安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陜西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駐院作家。

出版《蒼涼青春》《人獸》《恩怨》《秘境》《天下第一渠》《被上帝咬過的蘋果》《人·狗·石頭》等長篇小說、長篇紀實文學和散文集,以及五卷本文選《白描的文學世界》,有文學論著和玉文化專著若干,出版書法作品集《課石山房墨存——白描書法作品集》,書法作品多次入選全國性以及地方書法大展并獲獎。

至情至性 妙手白描

高洪波

白描是我的同事,又是相知很深的好友。他退休時的崗位是魯迅文學院的常務副院長,而魯院恰恰又是我的母校,這讓我對白描多了幾分敬意。

白描讓我感佩的當然不僅是他的工作崗位,盡管他盡心竭力為文學事業(yè)培養(yǎng)接班人,我想說的是他的為人處世以及健朗的生命態(tài)度,他的文化修養(yǎng)和對生活中美好事物專注不懈的追求尋覓。如果再往深處細處說,是我們兩個人不約而同的愛好與興趣,讓我沒法不喜歡白描。

我們首先喜歡足球,這種喜歡既時尚又大眾化,尤其是四年一屆的世界杯期間,應該是我們最歡樂的時光。1994年夏天,中華文學基金會第一屆“21世紀文學之星”評委會召開,由馮牧、袁鷹、張鍥、謝永旺領(lǐng)著雷達、秦晉、崔道怡、張守仁一干人馬入住京郊戒臺寺,住的是小恭親王溥心畬的老宅,我和白描是小字輩,每天白天討論評稿,晚上看世界杯,過癮。但有一點不足,由于時差原因,半夜看球是必須的,大家無人帶鬧鐘,注意:那時手機不普及,所以叫醒眾球迷的任務落在了白描的身上。他為了完成喚醒者的艱巨任務,每天晚上大量喝茶,以膀胱替代鬧鐘,結(jié)果每場好球我們都沒耽誤,白描多棒!

那時的白描剛從陜西調(diào)京,在外國專家局工作,他的夫人畢英杰,是曾在陜北插隊的北京知青,白描自然對北京知青生活比較了解,這讓他寫了一部感人肺腑的報告文學作品《一顆遺落在荒原的種子》,毫無爭議地獲得當時的最高獎——全國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魯迅文學獎前身),而他的長篇《蒼涼青春》早已獲得很大影響。正是這些作品讓我窺見白描藝術(shù)才能和巨大潛力。那時他還沒有成為我的同事哪。但我知道他主編過西北文學大刊《延河》,與路遙、賈平凹、陳忠實都是好朋友,從內(nèi)心里認定:白描不該屬于外國專家局,他該歸隊。

后來白描真的歸隊,先配合后接替他的老鄉(xiāng)和好友、著名詩人雷抒雁,成了魯院負責人。

既為作協(xié)同事,來往便多,何況我們都喜歡養(yǎng)狗、藏玉,共同的愛好,想不成為朋友都不行。我在白描家看過他心愛的阿富汗獵犬可汗,長發(fā)披肩的大狗可汗居然很內(nèi)向甚至靦腆,對我家的美女犬谷子避讓再三,端的好風度。除了愛犬,白描對玉文化的精深造詣在我看來是作家圈里首屈一指,他對古玉有心得,對今玉有理想,甚至成為若干玉雕大師的知音和導師,這讓白描寫了一部奇書《秘境》,這部書展現(xiàn)了白描豐厚的文化底蘊及記錄生活與時代的能力。

你必須認可:世界上任何一件事,只要白描想做,就一定做到極致。譬如書法,白描想練了,他就成為很好的書法家;譬如打保齡球,白描想打了,就成為一流高手;譬如釣魚,白描想去揮竿垂綸了——淡水黑坑釣,他會成為漁場老板的悲愴樂章;海釣,他會成為降服大海巨物的出色漁人。

白描就是這樣一個人,哪怕是大病驟降危機四伏,他從容淡定地應對,出院后將此等傷感萬分的經(jīng)歷轉(zhuǎn)換成又一部紀實文學《被上帝咬過的蘋果》。白描就是這個有色澤有分量有香氣更有味道的蘋果,他示人以剛強、頑韌,又示人以修養(yǎng)、學識,風雨云煙兩由之,云在青天水在瓶,用生命的快樂真諦書寫人性的光輝,用認真而不敷衍的人生姿態(tài)應對各種挑戰(zhàn),所以我說白描是作者、學者,更是一個強者。

白描的性格另一面是外圓內(nèi)方,眼里不容一粒沙,在許多事情上敢于仗義執(zhí)言。在剛剛結(jié)束的中國作協(xié)九代會上,我與白描同組,在討論會上,一個老同志對某位逝世詩人有不實指責,他當場批評駁斥,不留一點情面,舉座肅然。另外,針對另一個老同志在微信上傳播關(guān)于我的不實信息,盡管白描與之交情亦厚,但在批評他之后,逼他向我道歉,這雖然是件小事,但小事見氣節(jié)與人品,你不佩服都不成。

白描為什么成為我說的妙手?蓋因象棋有高手、妙手與正手,俗手乃至臭手之說,人生如棋局,妙手能舉一反三,出其不意,每走一步,后面的結(jié)果都讓你贊嘆不已。

妙手白描,退休后瀟灑從容,游走于他的文學世界,佳作迭出;也悠閑自在,垂釣于北海碧波之間,風浪中擒大魚于掌上。除了羨慕嫉妒恨——哦,沒有恨,只有佩服,除此之外,豈有他哉!

(作者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詩人、散文家)

評論列表

頭像
2024-09-24 05:09:56

我朋友咨詢過,還真的挽回了愛情,現(xiàn)在兩人已經(jīng)結(jié)婚了

頭像
2024-07-22 18:07:45

可以幫助復合嗎?

頭像
2024-04-19 23:04:01

被拉黑了,還有希望么?

 添加導師微信MurieL0304

獲取更多愛情挽回攻略 婚姻修復技巧 戀愛脫單干貨

發(fā)表評論 (已有4條評論)